2018年12月19日,2018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在深圳盛大举行。中兴智能汽车副总裁姚权力受邀出席年会并发表题为《中兴智能汽车的“智谋”之选》主题演讲。姚权力重点介绍了中兴通讯在汽车产业的布局,以及中兴智能汽车在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的自主研发技术优势,未来中兴智能汽车将致力成为基于5G通讯技术的智慧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高工,谢谢张总,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上午好!
我们中兴智能汽车是汽车行业内的新兵,进入不久,也算是跨界进入到这个领域。我今天分享的是我们公司是怎么思考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方向,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
中兴智能汽车是中兴通讯的全资子公司,中兴通讯在2016年收购了一个客车厂,也对汽车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布局。
大家都知道今年有轰轰烈烈的中美贸易战,为什么会有中美贸易战?上半年是中兴通讯,最近就是华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兴通讯跟华为掌握了5G的核心技术能力,这个对全球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力,中国在5G方面是全球领先的。5G技术究竟有多重要?这对我们造车有直接影响。
因为以后的汽车是一个智能化、网联化的,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互联起来,5G就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车联网这个领域,车联网对网络通讯延时的要求是毫秒级的,对带宽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汽车自动驾驶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捕捉,每秒是几十个G的吞吐量,其中部分信息需要实时上传到云端,必须依赖于基于5G的V2X技术,所以5G出来以后对汽车行业变革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兴通讯拥有5G、芯片以及工业操作系统的技术能力,所以我们进入了汽车的领域。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做了一些介入:首先中兴通讯在5G和V2X上面有核心竞争力;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成立了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无线充电。我们以后的世界是一个无线充电的世界,无线充电有很大的应用场景,当然这个时间可能没这么快;还有一个是我们中兴高能技术有限公司,它主要聚焦在高端动力电池电芯的研发,解决高端电池的结构性供需矛盾;还有一个是自动驾驶方面我们中兴智能汽车跟中兴通讯联合成立了英博超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自动驾驶的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的研发;最后是中兴智能汽车,我们这个版块目前主要聚焦在客车领域。
2016年我们落户于珠海。珠海有两家非常有名的企业,一家是银隆,另外一家就是中兴智能汽车,我们两家企业在那里并存,共同发展。中兴2016年收购了珠海广通客车进入了客车领域。以前银隆也是收购了一个客车厂叫广通汽车,它也是进行了跨界。珠海市政府有了这两个企业以后对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所以也希望产业链的朋友有机会可以到珠海一起去发展。
我们当初收购广通客车主要看重它的双层巴士制造工艺非常领先,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双层巴士生产基地,目前在香港的市场上我们生产的双层巴士已经占了70%的份额。当然我们收购广通客车,它的产能是不能满足我们远期需求的,所以我们在珠海又拿了1200亩土地建设我们的研发生产基地,聚焦于新能源客车领域。
作为一家车厂我们将怎么选择?所谓选择就是做哪些东西,不做哪些东西?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汽车行业是非常庞大的,有乘用车,刚才几位演讲的领导都是乘用车的,还有商用车、物流车等等,我们是选择聚焦于客车,后续会讲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选择。我们自主拥有的技术就是会在自动驾驶的领域做持续的研发投入,成立了英博超算科技,这在方面我们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二个是氢燃料。氢燃料这个事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客车厂必须研究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些预研。我们主要集中在整车控制技术、混合动力控制技术的研发,这些控制技术也是结合我们中兴通讯软件方面的优势。其次我们会在氢燃料集成技术方面做一些研究,到底匹配哪些东西是最合理的。
刚才有两大技术,一个是自动驾驶,一个是氢燃料,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认为可能首先会在客车领域或者在商用车领域应用,为什么呢?实际上客车运营场景比较简单,它有相对固定的线路,比如BRT就更简单了,它有固定的车道。还有封闭区域的通勤场景,或者微循环场景,我们可以把自动驾驶技术在客车上做一些匹配。另外就是氢燃料,我们认为可能也会在客车领域或者是商用车领域首先应用,为什么呢?目前来看氢燃料的成本还是高,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一定要政府支持,所以目前氢燃料全国有这么多产业园,发展比较好的地方都是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大力投入,它会优先投入到哪些领域呢?也就是客车领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产品目前还是选择了客车领域。
市场的选择国内还是聚焦于港澳及泛珠三角地区。再讲讲国际,我们研究了一下中国的客车技术在全球还是比较领先的,特别是电动客车,因为电动客车全球一共有40万台,40万台里面99%都在中国,中国有非常大的应用场景以及核心供应链,所以电动车在出口的时候具有非常大的中国优势。客车出口有安全、售后等问题,风险较大,我们在国际上的策略是采取两类合作,一类是当地企业建厂,我们企业提供车辆研发设计,提供零部件供应链,中国的供应链非常完善,当地企业提供生产基地和制造。第二种合作在发达国家比如欧洲等高端市场,当地合作伙伴企业提供三电方案,我们提供其余的部分,这样将有效降低安全的风险,这是我们在市场的思考。
在未来,客车将是我们的持续切入点,围绕客车的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客车的管理系统等都需要有IT信息技术的支持,中国的客车特别是电动车在全球有着比较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优势,所以我们在未来是致力成为基于5G通讯技术的智慧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谢谢大家!